• 腾博会官网

    热门搜索
    SMA 非整倍体 细胞STR鉴定 男性家族排查 脆性X 叶酸 SNP Y-STR试剂 亲缘鉴定 DNA甲基化 16S/18S/ITS 采保试剂 微卫星不稳定 荧光定量PCR 宏基因组测序 核酸提取

    临床领域

    腾博会官网基因 精准求实

    CYP2C19、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试剂盒(荧光PCR-毛细管电泳法)

    国内首款基于荧光PCR-毛细管电泳法抗栓基因检测试剂盒


    可同时检测氯吡格雷和华法林两种药物相关3个基因、6个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(SNP),快速辅助医生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,提高药物抗栓效果,降低出血风险。


    ※ 已取得CE认证、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(国械注准20203400987)

    CYP2C19——氯吡格雷用药指导

    氯吡格雷是现在使用广泛的抗血小板凝集药,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、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。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,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(主要是CYP2C19酶)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后才能发挥药效。不同个体对于氯吡格雷的反应有差异,约40%的亚裔病人会产生氯吡格雷抵抗,主要原因是CYP2C19基因突变导致弱代谢。CYP2C19至少有36种等位基因,其中CYP2C19*2和CYP2C19*3占亚洲人群弱代谢表型的99%以上,CYP2C19*17是现在发现的具有超快活性的基因分型。2010年FDA提出黑框警告,明确建议医生对将要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,针对患者基因型实施个性化用药。


    临床研究表明,CYP2C19基因突变导致的弱代谢个体,栓塞重新形成的风险增加,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,病死率升高。对于这类个体,需要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(负荷剂量为300mg或600mg),以达到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效果。




    CYP2C9和VKORC1——华法林用药指导

    华法林是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线药物,但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性大,不同个体间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差异可达20倍以上,且治疗窗窄,剂量很难掌握,尤其是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初期,易导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。大量研究表明,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CYP2C9和VKORC1的基因分型密切相关。2010年FDA在华法林说明书中增加起始剂量选择表,建议在用药前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。




    临床研究表明:与未考虑个体基因多态性的平行对照组相比,考虑了CYP2C9和VCORK1基因多态性的遗传算法更贴近病人实际所需剂量:INR值超出范围的时间比例降低(1个月时为42%比31%,3个月时为42%比30%),有效药物浓度时间比例增加(1个月时为58%比69%,3个月时为59%比71%)。


    如下图所示,遗传算法在临床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基因型的人群进行了调整,使之适合不同人群的药物代谢需求。


    其他适应领域

    产品特点

    血液血卡直扩        免提取DNA,省时省力,减少污染

    UNG防污染体系    有效避免PCR产物污染
    检测位点准确        氯吡格雷弱代谢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快代谢(CYP2C19*17)分型检测
    操作简单快捷        1管扩增,同时检测3个基因,全程只需3小时
    结果直观易读        专业软件辅助结果分析判读,快速简便

    检测平台

    本试剂盒利用多重荧光PCR扩增技术,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法,1管反应即可完成对氯吡格雷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和华法林代谢相关基因CYP2C9、VKORC1的分型检测,并给予专业软件进行结果分析。

    检测位点

    服务流程

    1、样本采集
    2、建立PCR扩增体系
    3、多重荧光PCR扩增
    4、毛细管电泳检测及分析

    检测结果


    样本类型

    EDTA/枸橼酸钠抗凝血、保存于血卡的血痕、DNA

    适用仪器

    1. PCR仪

    2. 基因分析仪(智阅基因分析仪、ABI PRISM® 310、3100 Genetic Analyzer或ABI 3130、3130xl、3500、3730、3730xl Genetic Analyzer)

    参考文献

    1. Simon T, etal. N Engl J Med. 2009 Jan 22;360(4):363-75.
    2. Hu LM, etal. Pharmacogenomics. 2012 Nov;13(14):1571-81.
    3. Sim SC,etal. Clin Pharmacol Ther. 2006 Jan;79(1):103-13.
    4. Jessica LM, et al. N Eng J Med. 2009;360:354-62.
    5. Wei W, et al. Chin J Med Genet. 2012;29(4):420-25.
    6. Rieder MJ, et al. N Engl J Med. 2005;352:2285-93.
    7. Manolopoulos VG, et al. Pharmacogenomics. 2010;11:493-6.
    8. Anderson JL, et al. Circulation. 2012 Apr 24;125(16):1997-2005.

    9. Klein TE, et al. N Engl J Med. 2009 Feb 19;360(8):753-64.


    ※ 本资料仅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士参考使用,试剂盒使用或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。

    已取得CE认证、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(国械注准20203400987)

    4000192196    产品咨询info@microread.com   CN | EN| 友情链接 | 联系腾博会官网

    Copyright 2019 北京腾博会官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京ICP备09053524号